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瑞飞工程网 > 法规标准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

一、引言

为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造价管理概述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造价进行确定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款约定、工程结算等环节。

三、造价估算方法

1. 投资估算:采用工程概算法进行估算,根据初步设计文件和有关技术资料,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概算指标,估算出建设项目的投资额。

2. 设计概算:在设计阶段,采用设计概算法进行概算,根据施工图设计和有关技术资料,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概算指标,计算出建设项目的投资额。

3. 施工图预算:在施工阶段,采用施工图预算法进行预算,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预算定额,计算出单位工程的造价。

4.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根据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文件等有关资料,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计价规则,计算出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

四、造价控制措施

1.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加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确定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合同约定的计价方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控制工程变更和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严格执行竣工结算程序,加强结算资料审核,保证结算真实准确。

五、造价审查程序

1. 初步审查:对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行初步审查,核实其真实性和合理性。

2. 详细审查: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资料进行详细审查,检查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审查结果处理: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处理。

六、造价风险管理

1. 加强风险识别:对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强化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3. 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执行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

4. 加强风险监控:对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七、造价信息化管理

1.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

2. 信息采集与处理:对建设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3. 信息发布与查询:对建设工程造价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和查询,方便相关单位和个人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